展覽 <

展覽: 末日再生──台灣・澳門

參展作品:剪黏光陰

 

策展人:賴依欣 &黃兆琳

藝術家:深力一夫、李姿玲、李少莊、吳方洲、陳伯義、霍凱盛、其實你不懂我的心(邱子晏、倪祥 、陳俊宇)、機本工(朱盈樺、徐子涵、林冠言)

聯合展出:李珮瑜

「末日」與「再生」,看似兩個對立的端點,之間卻包含了許多人類生活與生存的問題,這些問題緊扣當地的歷史文化、政治、社會和經濟等背景。此次在牛房倉庫的展覽「末日再生」,邀請一共八組臺灣與澳門的藝術家,透過進駐研究和反身性思考的創作過程,回溯並理解兩地在歷史中所存在著的錯綜複雜、重疊與交錯的殖民與現代性發展下,形成的文化樣貌,以藝術創作思考自身位置與之相對應的關係,展開梳理和探究我們自身在亞洲區域與全球化的發展中的位置與脈絡的可能性。

此計畫成型於2014年,在前期駐地澳門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今日看來,臺灣與澳門兩座島嶼之間在城市發展樣貌上展現的關連性並不強烈,但事實上,彼此之間的交織與連動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大航海時期的第⼀波全球化與市場貿易發展,兩地的命運以海線為基礎展開,進而影響了兩地接下來幾百年的區域發展、殖民和經濟,並與東亞其他國家形成網絡狀的交織,形塑各自的命運歷程,其中擁有許多相互照映之處。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中,在進駐澳門過後,結合對於台灣的思考,我們提出了三個討論面向,包括政治與歷史層面的「解殖」、從當代消費與城市景觀所切入討論的「城市迪士尼化」,以及由政治上層所建構傳播的「當代神話」,企圖展開兩地在歷史與現況之中的探索與理解。這些思考再度回應展覽主題中「末日」與「再生」的關係狀態,並非是對立或線性的兩個端點,而生存於城市之中的感受,像是處在一個不斷翻轉的「莫比烏斯環」 (Möbius Band)的立體翻轉結構中,沒有絕對的「正、負」和「內、外」,而是在無限大且相連的「∞」中持續旋轉。

 

相關連結:台北國際藝術村牛房倉庫面書Hoje Macau (葡文),非池中華僑報

相關書寫和活動:

– 賴依欣,計畫型駐村企圖開啟的稠密描寫 記「末日再生——台灣•澳門」的策畫與執行

– 《末日再生-複數元的識野》台灣・澳門 區域性的知識建構與對話

– 末日再生計劃 : 台灣與澳門藝術家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