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

「車仔」的生機

>> 手拉車、尼龍袋、麻繩、紙板、電視機(25”x 1, 14”x 2)、DVD機 x 3

一部「車仔」,載著紙皮箱和「紅白藍」膠袋,箱內和膠袋內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貨物,由奶粉、咖啡粉、成藥、食用生油、汽水、啤酒、薯片等食品,以至紙尿片、菲林、錄音帶、洗頭水、爽身粉、化妝品等。「走水貨」是一特別的行業,只需配備一部「車仔」作為「搵食」工具,靠體力來來回回於大陸和澳門兩地,每項交易可賺取十元八塊。而這些零碎金錢的累積可能就某些人的生活保障。

每日, 這些「人肉運輸機」「車輪轉」的穿梭中澳兩地。這一行業並有沒有違反任何法例,但又帶點狡猾和足智多謀的意味。難怪那些「水貨客」謔稱,「特區政府和內地簽署的『更緊密經貿關係』,每天正正由我們為你上演。」

這一行業體現出求生本能的生機和活力,而這種生機和活力正與北區的成長一脈相承。今日北區的生動色彩,是多年來澳門原居民和不斷湧入的新移民,帶著不同文化背景,聚居在這裡,靠每日的辛勤工作,一點一滴、一筆一劃、一層又一層地共同營造出來。當中,有和諧、融洽、沖突和矛盾。